4LpRsCPTSvp quality.huanqiu.comarticle3·15环聚焦丨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这些常用产品容易“踩雷”/e3pmh1m0l/fq1950ves【环球网综合报道】2024年11月,“百雀羚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尽管百雀羚官方迅速回应,澄清不存在违法添加禁用原料的行为,并经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后确认其符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禁限用原料管理规定,但这一事件仍引发了公众对化妆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此次风波虽已平息,但消费者对化妆品中禁用原料的担忧尤在。为此,环球网记者梳理了2024年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发现2024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共发布7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涉及74批次化妆品。 其中,洗护、染发产品是重灾区,超过30批次,被检出的禁用原料包括:三氯生、间苯二胺、苯含量超标、丙烯酰胺等。2024年10月14日,国家药监局通报的20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有多达13批次产品涉及苯含量超标。此外,美白产品中,被检出的禁用原料主要有倍他米松醋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地塞米松等激素类成分。祛痘产品中,被检出的禁用原料主要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特比萘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等消炎抗菌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婴宝护肤产品中也被检出违禁添加特比萘芬、卤倍他索丙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赛庚啶、黄体酮等激素类物质。这一数据进一步凸显了化妆品行业在原料安全监管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需更加谨慎。染发膏中被检出苯超标在74批次被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共有19批次染发产品上榜。其中在2024年10月14日,国家药监局通报的20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有多达13批次染发产品涉及苯含量超标。而在2024年12月4日国家药监局通报的15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1批次标称广州市鑫姿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鑫姿染发膏(自然黑),被检出苯含量为6.23mg/kg,比规定要求的≤2mg/kg超出三倍多。据了解,苯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苯蒸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包括致癌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苯划归为1类致癌物质。祛斑美白产品违规使用激素在国家药监局2024年的通报中,共有6批次美白淡斑产品被检出禁用原料,包括XHCM美白淡斑霜、依祈美白祛斑霜、尤朵祛斑霜、花开八度焕颜祛斑美白霜、Lastre 美白祛斑精华液、gzdili迪丽瓷肌玉颜祛斑霜,被检出地塞米松、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醋酸酯等激素类成分。据了解,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一种外用糖皮质激素类物质,一般用于药物。消费者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可能导致面部皮肤黑斑、萎缩变薄等问题,甚至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疾病。祛痘产品违规添加抗生素根据2024年6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23号)”。产品标签标示委托方为山东懿方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委托方为广州赛因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懿方美草本祛痘修护精华霜,检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的禁用原料。该精华霜中甲硝唑含量为4.76×10³μg/g,克林霉素含量为1.78×10³μg/g,林可霉素214μg/g。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在化妆品中的非法添加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包括耐药性产生、皮肤刺激与过敏、破坏皮肤微生态和屏障等。此外,一些祛痘产品还存在违规添加其他抗生素成分,例如丽修堂依克多因祛痘修护素违规添加夫西地酸;馫香秀薰衣草祛痘修护液违规添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林可霉素、克林霉素;POPO祛痘修护霜违规添加西咪替丁、特比萘芬等成分。婴儿护肤品违法添加激素类物质根据2024年6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23号)”。由暨研医药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苗睿堂婴儿山茶油沁润膏,被检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131μg/g,特比萘芬74.0mg/kg。根据2024年1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6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2号)”。由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百萃宁婴儿保湿修护霜,被检出含有卤倍他索丙酸酯3.67μg/g、氯倍他索丙酸酯5.12μg/g、赛庚啶1.51×105ng/g;由江苏娇颜芭比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爱无可及婴儿草本益肤霜被检出特比萘芬0.083mg/kg。氯倍他索丙酸酯作为一种强效的糖皮质激素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和止痒作用。然而,正是这些看似“有效”的特性,使得其成为婴儿护肤品中的潜在危险。短时间内使用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的护肤品,就可能导致婴儿皮肤出现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而婴儿使用含有特比萘芬的护肤品后,可能会出现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甚至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特比萘芬还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长期使用可能加重婴儿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此外,在2024年12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15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53号)”中,有两批次婴童化妆品违禁添加黄体酮,分别为:备案人/生产企业为广东三好科技的1批次帕蒂贝贝蛋黄油护肤膏检;备案人为安徽省豆小逗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生产企业为广州市骄子日化有限公司的1批次五小逗婴儿蛋黄油。据了解,黄体酮又称孕酮激素、黄体激素,是一种孕激素。婴童使用违法添加了黄体酮的护肤品,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睫毛精华液非法添加“比马前列素”根据2024年12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15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有4批次睫毛精华液均添加了禁用原料比马前列素。其中,标称广州嘉以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丝塔琪睫毛精华液和bemonsiuer密蔓丝睫毛养护精华,均检出比马前列素,检验结果分别为218.0mg/kg、141.3mg/kg。据了解,比马前列素是一种前列腺素类似物,主要用来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有使睫毛增长变黑的作用,但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眼睛瘙痒、干涩或有异物感、灼热感,甚至会有视觉障碍。174174775539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青云环球网1741747755394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dff69ac4ae9e42e2cf9bb96a0bcc82eu1.png{"email":"liqingyun@huanqiu.com","name":"李青云"}
【环球网综合报道】2024年11月,“百雀羚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尽管百雀羚官方迅速回应,澄清不存在违法添加禁用原料的行为,并经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后确认其符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禁限用原料管理规定,但这一事件仍引发了公众对化妆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此次风波虽已平息,但消费者对化妆品中禁用原料的担忧尤在。为此,环球网记者梳理了2024年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发现2024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共发布7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涉及74批次化妆品。 其中,洗护、染发产品是重灾区,超过30批次,被检出的禁用原料包括:三氯生、间苯二胺、苯含量超标、丙烯酰胺等。2024年10月14日,国家药监局通报的20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有多达13批次产品涉及苯含量超标。此外,美白产品中,被检出的禁用原料主要有倍他米松醋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地塞米松等激素类成分。祛痘产品中,被检出的禁用原料主要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特比萘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等消炎抗菌成分。值得注意的是,婴宝护肤产品中也被检出违禁添加特比萘芬、卤倍他索丙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赛庚啶、黄体酮等激素类物质。这一数据进一步凸显了化妆品行业在原料安全监管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需更加谨慎。染发膏中被检出苯超标在74批次被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共有19批次染发产品上榜。其中在2024年10月14日,国家药监局通报的20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有多达13批次染发产品涉及苯含量超标。而在2024年12月4日国家药监局通报的15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中,1批次标称广州市鑫姿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鑫姿染发膏(自然黑),被检出苯含量为6.23mg/kg,比规定要求的≤2mg/kg超出三倍多。据了解,苯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苯蒸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风险,包括致癌性。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苯划归为1类致癌物质。祛斑美白产品违规使用激素在国家药监局2024年的通报中,共有6批次美白淡斑产品被检出禁用原料,包括XHCM美白淡斑霜、依祈美白祛斑霜、尤朵祛斑霜、花开八度焕颜祛斑美白霜、Lastre 美白祛斑精华液、gzdili迪丽瓷肌玉颜祛斑霜,被检出地塞米松、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醋酸酯等激素类成分。据了解,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一种外用糖皮质激素类物质,一般用于药物。消费者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可能导致面部皮肤黑斑、萎缩变薄等问题,甚至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疾病。祛痘产品违规添加抗生素根据2024年6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23号)”。产品标签标示委托方为山东懿方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委托方为广州赛因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懿方美草本祛痘修护精华霜,检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的禁用原料。该精华霜中甲硝唑含量为4.76×10³μg/g,克林霉素含量为1.78×10³μg/g,林可霉素214μg/g。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在化妆品中的非法添加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包括耐药性产生、皮肤刺激与过敏、破坏皮肤微生态和屏障等。此外,一些祛痘产品还存在违规添加其他抗生素成分,例如丽修堂依克多因祛痘修护素违规添加夫西地酸;馫香秀薰衣草祛痘修护液违规添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林可霉素、克林霉素;POPO祛痘修护霜违规添加西咪替丁、特比萘芬等成分。婴儿护肤品违法添加激素类物质根据2024年6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1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23号)”。由暨研医药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生产的苗睿堂婴儿山茶油沁润膏,被检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131μg/g,特比萘芬74.0mg/kg。根据2024年1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6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2号)”。由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百萃宁婴儿保湿修护霜,被检出含有卤倍他索丙酸酯3.67μg/g、氯倍他索丙酸酯5.12μg/g、赛庚啶1.51×105ng/g;由江苏娇颜芭比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爱无可及婴儿草本益肤霜被检出特比萘芬0.083mg/kg。氯倍他索丙酸酯作为一种强效的糖皮质激素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和止痒作用。然而,正是这些看似“有效”的特性,使得其成为婴儿护肤品中的潜在危险。短时间内使用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的护肤品,就可能导致婴儿皮肤出现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而婴儿使用含有特比萘芬的护肤品后,可能会出现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甚至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特比萘芬还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长期使用可能加重婴儿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此外,在2024年12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15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2024年第53号)”中,有两批次婴童化妆品违禁添加黄体酮,分别为:备案人/生产企业为广东三好科技的1批次帕蒂贝贝蛋黄油护肤膏检;备案人为安徽省豆小逗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生产企业为广州市骄子日化有限公司的1批次五小逗婴儿蛋黄油。据了解,黄体酮又称孕酮激素、黄体激素,是一种孕激素。婴童使用违法添加了黄体酮的护肤品,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睫毛精华液非法添加“比马前列素”根据2024年12月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15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有4批次睫毛精华液均添加了禁用原料比马前列素。其中,标称广州嘉以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丝塔琪睫毛精华液和bemonsiuer密蔓丝睫毛养护精华,均检出比马前列素,检验结果分别为218.0mg/kg、141.3mg/kg。据了解,比马前列素是一种前列腺素类似物,主要用来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有使睫毛增长变黑的作用,但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眼睛瘙痒、干涩或有异物感、灼热感,甚至会有视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