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I0IE8C1PMw tech.huanqiu.comarticle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陈建全:撞到南墙就打破南墙,继续向前/e3pmh164r/e3pmtmdvg【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5月30日,时值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90后工程师、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TC59专家组专家、海尔冰箱底置恒温团队负责人陈建全向环球网记者分享了他对技术创新和科技工作者精神内涵的全新理解:“以前,工程师做技术研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现在,我们团队在面对项目时,更像是前面一堵墙,你要打破墙继续往前走,从而更进一步。” 用户需求为“锚点” 去改变“风向” 一直以来,存得久是用户对“保鲜”的核心诉求。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提升,人们对于“保鲜”的认知从延长食材的新鲜期限,衍生至留存营养、口感风味等多个维度。然而,大多数冰箱的保鲜效果已滞后于用户的需求。 以冰箱冷冻室为例,长时间存放的肉拿出来表面厚厚冰渣,化冻后也是口感柴涩、颜色泛白。根据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针对全国各消费人群的冻肉消费意愿做的社会调查显示,60.2%的受访者觉得冻肉“不新鲜,没营养,口感差”。 陈建全认为,区别于科学家,工程师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一个大的衡量标准是产品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普适化的实现。 比如,关于冰箱的冷冻保鲜,普通的冰箱用的是风冷,而风冷冰箱的冷冻室普遍存在“风干”的现象,这时候,工程师要解决的就是风冷和风干这个“天然”存在的孪生关系。想要实现食材的冷冻却不风干,就相当于里面要实现一种无风的环境,那对冰箱工程师来说,这种无风条件下实现高效制冷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矛盾点。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让风不直吹食材,颠覆了以前的分布式的制冷系统,我们把整个制冷系统全部压缩在冰箱的底部这个方寸之间,集成之后,整个风的循环就全部改变了,核心点在于怎么样去控制风的流动。” 陈建全告诉记者,在传统的分布式的制冷系统里,风就天然地会往抽屉里走;现在我们改变这个格局之后,风就会平行的沿着抽屉外延去走。以前是依赖冷风,对着食材直吹,给它降温;现在方式变了,相当于不直接吹食材,而是通过这种风的循环,把这个食材这个热量给带走或抽走,最终既能实现食材的冷冻效果,也能实现高品质存储。 至此,海尔冰箱进阶核心科技,解决了温度波动大、冷风直吹食材等问题。通过底置恒温保鲜科技,出风口在后、回风口在前的新设计,打造出恒温0波动、空间0风速的存储空间,冻肉存30天也能化冻不流血水。 “原来是吹风,现在变成吸热,方式变化之后带来的保鲜效果,还带来意外的惊喜,就是制冷的效率也提升了。因为之前的方式相当于拿吹风机吹,但只能吹到一个角落,它是定向的,有些角落吹不到,制冷效果就不好。” 陈建全解释称,现在,抽吸的方式,类似于鱼缸换水似的,哗哗的水降的速度非常快,因为靠压力驱动,它非常均匀,效率也非常高,解决了传统方式效率低的问题。 跨界找“杠杆” 打破南墙 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仅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也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然而,在攻克科技难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堵堵“南墙”。陈建全的应对方式是——撞了南墙,打破它继续往前走。 2019年,陈建全团队接到了这个研发任务。“如何让风冷冰箱在无风的情况下实现高品质的冷冻食材存储,这在行业内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用。当时,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大家难倒了。” 陈建全回忆称,这是一种需要打破常识去做的设计和研发。“另外,工程师也不能做一些完全不能普适化的产品去服务于消费者。所以,我们的技术难度就更大。” 这背后,是海尔智家建立了全球技术最领先、布局最完整、创新速度最快的研发体系,通过线下构建全球10+N开放式创新体系、线上布局HOPE创新生态平台,链接25万+技术专家,100万+一流资源,让自身创新迭代与全球用户需求同频共振。 “传统的路线基本上是解决不了,被我们全否了。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经历了迷茫和灰心。然后我们决定参考了一些跨行业的做法。”比如,食材怎么样像人一样在一个空间里是舒服的,这个空间怎么营造,然后陈建全团队就找到了建筑学这个方向。 “另外,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受到空气动力学、仿生学的启发。海外研发中心的科研同事都参与了进来。我们一起思考,自然界中蜜蜂在空气中如何使蜂巢高效降温?中世纪教堂没有空调如何实现高效换热?岭南“冷巷”中廊如何实现无风感纳凉?最终把整个冰箱冷冻室的存储环境给重构了,解决了之前那种靠冷风直吹降温带来的问题。” 他形容当时的感受,“豁然开朗。感觉突然就找到了一条路,灵光一闪,柳暗花明。因为这个事情差不多困扰团队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反复论证对团队的心情和影响是比较大的。突然感觉找到一个‘阿基米德杠杆’,就可以把这个东西撬动起来了。之前我们可能是一铲一铲子去挖,现在找到一个杠杆,找到一个比较巧妙的途径去实现我们的冷冻效果。” “海尔冰箱愿意做深度研发,去满足用户体验。”最后,陈建全总结称,对海尔冰箱来说,研发最重要的是深度研发,因为科研深度决定创新力度。行业研发多是冰山水面以上部分,而深度研发,则是到冰山深水区,从理论和原理开始研发。 171705685293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王楠环球网171705685293911[]{"email":"lianlimin@huanqiu.com","name":"连丽敏"}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5月30日,时值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 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90后工程师、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TC59专家组专家、海尔冰箱底置恒温团队负责人陈建全向环球网记者分享了他对技术创新和科技工作者精神内涵的全新理解:“以前,工程师做技术研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现在,我们团队在面对项目时,更像是前面一堵墙,你要打破墙继续往前走,从而更进一步。” 用户需求为“锚点” 去改变“风向” 一直以来,存得久是用户对“保鲜”的核心诉求。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提升,人们对于“保鲜”的认知从延长食材的新鲜期限,衍生至留存营养、口感风味等多个维度。然而,大多数冰箱的保鲜效果已滞后于用户的需求。 以冰箱冷冻室为例,长时间存放的肉拿出来表面厚厚冰渣,化冻后也是口感柴涩、颜色泛白。根据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针对全国各消费人群的冻肉消费意愿做的社会调查显示,60.2%的受访者觉得冻肉“不新鲜,没营养,口感差”。 陈建全认为,区别于科学家,工程师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一个大的衡量标准是产品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普适化的实现。 比如,关于冰箱的冷冻保鲜,普通的冰箱用的是风冷,而风冷冰箱的冷冻室普遍存在“风干”的现象,这时候,工程师要解决的就是风冷和风干这个“天然”存在的孪生关系。想要实现食材的冷冻却不风干,就相当于里面要实现一种无风的环境,那对冰箱工程师来说,这种无风条件下实现高效制冷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矛盾点。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让风不直吹食材,颠覆了以前的分布式的制冷系统,我们把整个制冷系统全部压缩在冰箱的底部这个方寸之间,集成之后,整个风的循环就全部改变了,核心点在于怎么样去控制风的流动。” 陈建全告诉记者,在传统的分布式的制冷系统里,风就天然地会往抽屉里走;现在我们改变这个格局之后,风就会平行的沿着抽屉外延去走。以前是依赖冷风,对着食材直吹,给它降温;现在方式变了,相当于不直接吹食材,而是通过这种风的循环,把这个食材这个热量给带走或抽走,最终既能实现食材的冷冻效果,也能实现高品质存储。 至此,海尔冰箱进阶核心科技,解决了温度波动大、冷风直吹食材等问题。通过底置恒温保鲜科技,出风口在后、回风口在前的新设计,打造出恒温0波动、空间0风速的存储空间,冻肉存30天也能化冻不流血水。 “原来是吹风,现在变成吸热,方式变化之后带来的保鲜效果,还带来意外的惊喜,就是制冷的效率也提升了。因为之前的方式相当于拿吹风机吹,但只能吹到一个角落,它是定向的,有些角落吹不到,制冷效果就不好。” 陈建全解释称,现在,抽吸的方式,类似于鱼缸换水似的,哗哗的水降的速度非常快,因为靠压力驱动,它非常均匀,效率也非常高,解决了传统方式效率低的问题。 跨界找“杠杆” 打破南墙 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仅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也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然而,在攻克科技难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堵堵“南墙”。陈建全的应对方式是——撞了南墙,打破它继续往前走。 2019年,陈建全团队接到了这个研发任务。“如何让风冷冰箱在无风的情况下实现高品质的冷冻食材存储,这在行业内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用。当时,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大家难倒了。” 陈建全回忆称,这是一种需要打破常识去做的设计和研发。“另外,工程师也不能做一些完全不能普适化的产品去服务于消费者。所以,我们的技术难度就更大。” 这背后,是海尔智家建立了全球技术最领先、布局最完整、创新速度最快的研发体系,通过线下构建全球10+N开放式创新体系、线上布局HOPE创新生态平台,链接25万+技术专家,100万+一流资源,让自身创新迭代与全球用户需求同频共振。 “传统的路线基本上是解决不了,被我们全否了。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经历了迷茫和灰心。然后我们决定参考了一些跨行业的做法。”比如,食材怎么样像人一样在一个空间里是舒服的,这个空间怎么营造,然后陈建全团队就找到了建筑学这个方向。 “另外,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受到空气动力学、仿生学的启发。海外研发中心的科研同事都参与了进来。我们一起思考,自然界中蜜蜂在空气中如何使蜂巢高效降温?中世纪教堂没有空调如何实现高效换热?岭南“冷巷”中廊如何实现无风感纳凉?最终把整个冰箱冷冻室的存储环境给重构了,解决了之前那种靠冷风直吹降温带来的问题。” 他形容当时的感受,“豁然开朗。感觉突然就找到了一条路,灵光一闪,柳暗花明。因为这个事情差不多困扰团队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反复论证对团队的心情和影响是比较大的。突然感觉找到一个‘阿基米德杠杆’,就可以把这个东西撬动起来了。之前我们可能是一铲一铲子去挖,现在找到一个杠杆,找到一个比较巧妙的途径去实现我们的冷冻效果。” “海尔冰箱愿意做深度研发,去满足用户体验。”最后,陈建全总结称,对海尔冰箱来说,研发最重要的是深度研发,因为科研深度决定创新力度。行业研发多是冰山水面以上部分,而深度研发,则是到冰山深水区,从理论和原理开始研发。